关于考试失利的作文(写考试失利,一定要刮风下雨吗?)

关于考试失利的作文
灰鸽叔叔 曾经是位语文老师,也曾经是一位广播工作者。 1157篇原创内容 –> 公众号
做个预告。面向10岁+的《作文样板房》项目大约在今天10点上线,第一次将同时上线两期:《说明书》和《考试失利,一定要刮风下雨吗?》。
其中,《说明书》建议已完成购买的用户务必读一下。

有几位家长朋友问“能不能知道本次内容的完整目录”——是这样的:本次暑期项目,完全来源于学员给到的作文以及对应的修改,且作文依然在持续获得中,因此无法提前给到所有的目录。大约2-3天会更新一期,届时对应的社群会有提示。
简单说,本项目的各节命题,完全来自于学员作文的分类归纳整理。我从中挑选共性的、有代表意义的部分。它并不是“我想象中可能需要讲的内容”,而是“从实际案例中需要讲的内容”。
例如稍后大家看到的《考试失利,一定要刮风下雨吗?》,就来源于这种归纳整理。我以准直播的样态聊了四十多分钟,学员们可以认真记着笔记听,也可以吃着薯片听。反正可以回看,可以倍速,可以快进。
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?因为在我收到的近似年龄段的习作中,有一部分的命题和“挫折”有关,而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解题时使用的素材都是“考试失利”——没考好,难过,收到安慰或者鼓励,重新振奋起来。
而在描绘“难过”时,又有超过半数的同学会使用大段的场景描写,其中大多数都是“天空下起雨来”“天空阴沉起来”“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”……
这种“大规模巧合”很有意思,也就具备了单独讲一节的基础。所以,我选择了其中的三篇作为案例,呈现“原文”和“改文”,让学员看看两者的差异。
如果其他同学有同类问题,可以一一对照;如果购课学员的文章“不幸”被选中(也没啥不幸的,除了我和你,没人知道这篇东西是你写的),恭喜你,你其实并不代表你自己,还代表了至少十几个全国各地的同学。
我举个例子(省略号为部分内容缩减,分别是原文和改文):
      只见她收起笑容,面色严肃,还不住地点头……她思考了片刻,然后耐心地笑着说:“奋斗是万物之父,只要你努力奋斗并取得进步就可以了。进步是成功的第一步。这次你虽然没有达到自己设下的目标,但你只要长期努力奋斗,总有一天会成功的……”      听到她这番话,我陷入了沉思。我发现自己和好友的关注点不同。我更关心分数,而她更关心问题的解决……想到这里,我就又有了动力,我笑了。看到我的笑容,我的好友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这时,太阳也从云层中跳了出来,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了。 
      她噗嗤一笑:“这事儿就值得你那么生气啊!”看着我不解的样子,她说:“我今天去老师办公室,正听到老师在那里得意地说‘这次的卷子出得好,没什么高分,也没什么低分’呢!”听到她的“揭秘”,我更疑惑了……
      我一下子有点愣神,又突然恍然大悟:对啊,其实在考试这件事情上,让我们每个人都收获一个分数上的“完美”并不难,但它的目的,并不是让我们为完美开心,而是让我们发现自己“不完美”的地方……
      我一下子不烦恼了。好朋友口中的班级八卦、新开的餐厅,也显得有趣起来。
对了,这篇作文的命题是《知道自己的“不完美”》。上面这段,是这篇文章中改得最多的一部分。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“这段怎么重写了”,但实际上,只要留意两个地方,这位同学就能够自主达到后一个水准,后者的得分率大概率高一些。她本身的能力并不差,需要的也许正是这些“提示”。
哪两个地方?学员们过会儿就能看到。
讲述模式是非常直接的”整个原文“”整个改文“”核心改动点“”为什么要改“”一些训练建议“,不是那种常见的方法论,和课内教学并不冲突。我也相信,学员们遇到一比一直接改出成品的机会并不多,希望这样的做法,能萌生那么一点点“顿悟”的可能。
说心里话,写“挫折”,那么多人写“考试失利”还是有点遗憾的。选材真的比技巧重要。从这个角度说,我们确实也该让孩子看看更大的世界吧。

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哦

关于考试失利的作文相关文章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