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见面说(初次见面,说点咱俩都能听懂的事)

初次见面说

人人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。所以第一次见面,聊点什么为好?

我们的今日建议是:初次见面,说点对方能听懂的事。能彰显你独特文艺品味的影视文学作品,或是独一无二的旅行经历,反倒是最差的话题。

1)当你滔滔不绝刚刚看过的新书时
      注意到过对方的白眼吗?

我们常常认为,沟通对话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分享我们自己的见识。但哈佛心理学家丹·基尔伯特(Dan Gilbert)最近的一项实验则显示:倾听者这一方,往往更愿意听到和自己的经历有重叠的故事。

这项实验的操作相对朴素,基尔伯特和他的同事们找来了一群参与者,接着让他们听故事。结果发现,听到新故事的参与者,满意度远没有听到“感同身受”故事的参与者高。

所以,是当代生活已经让我们完全丧失了好奇心吗?显然不是。我们依然会通过书籍、电影、旅行来拓展自己的视野。但为什么在对话的情境下,我们接收新信息的能力就这么差呢?

“羡慕嫉妒恨”是一种可能性: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和对方“分享”自己的经历,对方却很有可能在想:为什么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/这本书?为什么我当时不在场?为什么我没去过那么棒的地方?

不过,基尔伯特对此的解释是:我们大多数人,都不是特别擅长讲故事。其实这种感受,在独处时我们也有体会:有时突然感觉自己有个了不起的想法,但要把它写下来发到朋友圈,都会感觉有些费劲;就更别说复述刚刚看过的好书,或是一段更加复杂的个人经历了。
2)普通人讲故事,
     有这3个常见疏漏之处

讲好一个故事,真的是很难的:知道哪些细节值得说,哪些细节应该扔掉,什么时候设置“悬疑点”,什么时候别给自己加戏——这些不仅需要训练,也需要一些天生的自制力。

除此之外,美国知名演讲培训师尼克·摩根(Nick Morgan)认为,我们普通人讲故事,还经常会犯这三个小错误:

首先,我们常以为好的故事应该和真实生活无限接近,应该是混乱的、多线程的、开放结局的,但事实并非如此:在对话语境下,对方还是希望听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;

其次,我们会忽视好故事最重要的元素:冲突。制造冲突最重要的技巧,是能够站在故事中其他人的视角看待这个故事。这一点我们往往很难做到;

最后一点疏漏,其实和上一条有些关系:我们在叙述个人故事时,很容易把自己作为故事的唯一主角。这很容易让听者觉得,“你废话了这么多,和我有关系吗?”

3)实在想分享自己的独特经历?
      试试程序员的“小黄鸭调试法”

说了这么多,你也许会觉得我们逻辑不太对:初次见面,我怎么会知道对方和我的经历在哪些方面有重叠?

此话不假,但我们今天想要强调的,是一个心态上的调整:我们都想在初次见面时尽可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。但如果具体策略是“说点对方肯定不知道”的事来彰显自己的牛逼,很容易适得其反。
     
不过,如果觉得自己实在有不得不说的故事,那在赴约前做一些演练或许是不错的选择。不过具体的对象,我们建议借鉴程序员“小黄鸭调试法”的思路。

“小黄鸭调试法”的天才之处在于,它既是一个“他者”的沟通对象,同时也不会让程序员因为担心被同行鄙视而半途而废,从而不断督促程序员发现代码中的漏洞。而当我们在进行故事预演时,或许也可以找一只玩具小熊或是手办作为模拟对象。

事实上,自我解释本身就是一个很棒的逻辑思维练习。如果我们能每日坚持把自己脑中的想法用语言说出来,日积月累,一定会有特别大的收获。

【广告时间】

自言自语不仅可以帮我们理清逻辑,对于了解自我也有很大帮助——K计划的第一期阅读行动组“内向力挖掘”就试图干这么一件事儿。所谓的内向力,并不仅仅是指内向性格的力量,也是指通过持续的“自我对话”,不断找到真正自我的能力。

扫描下方海报的二维码,对“内向力挖掘”获取更多了解↓

初次见面说相关文章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