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绍明:山乡赤子火热情怀

山乡赤子火热情怀
文/周绍明
一个人行走社会上,总会遇到一些志趣相同的人,结识许多有故事的人。
我和老杨之前素不相识,仅靠着我的一篇文章牵线,结缘相知。老杨是蔚县北水泉镇的扶贫干部,名叫杨应军。那是在去年金秋十月,他看过我写的一篇散文《十年打工生涯》之后,文后留言,随后,我便和老杨加上了微信。同是蔚县人,感觉格外亲。聊了几句闲话后,彼此便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,于是互相留下了电话号码,并且相约,有时间一聚。
十月末的一天上午,我接到老杨的电话之后,迅即动身从涿鹿县卧佛寺我的单位这里出发,去赶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相会。北方的深秋,杏叶红遍山岗。驾车一路行驶,车窗外路两旁的新疆杨,片片黄叶在飒飒的秋风中漫舞飘零,洒落一地金黄,丝毫一点不扭旎做作。季节的余香,袅袅长长,像一壶老酒,回味醇香。深秋的成熟在心里荡漾,携带着好友的芬芳。
车行涿鹿大堡镇,进蔚县最东面的桃花镇,再过吉家庄驶入西合营镇的大转盘三角地,往北一拐就一路奔向了北水泉的方向。当我匆匆到了北水泉之后,再次接到了老杨的电话,他说正陪着县诗词协会的几个人从另一个村往回赶,让我在约定地点等。借此机会,我走下车带着一种怀旧的意味,仔细观察着这座村镇的街容街貌。以前,我回老家的时候,时常路过这里,却没有驻步停留过。北水泉镇是蔚县和阳原交界的一个乡镇,镇政府就驻在北水泉二村。109国道从这里纵贯南北。八十年代初的时候,我曾跟随着父亲来过这里走亲戚,小住过几日。过去的情景历历在目,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后的今天相比,真是天壤之别、时过境迁、仿若梦境。感慨这美好日子之余,也让我留恋曾经,真想重新回到那个无拘无束的自在少年时光。在父亲的羽翼呵护下,有风雨却安然不惊、简单且快乐……
镇子里马路的北面,有几颗两人合抱不拢的老柳树,虬错的根节和凸显的年轮记写了岁月的厚重和沧桑。几处空阔洁净的场地上,正在晾晒的玉米,金灿灿的煞是养眼。彰显着为由农村才能拥有的丰收景象。当我正在拿着手机拍摄时,老杨便向我阔步走了过来。相互一望,便确定了对方。一番问候和寒暄自然难免。老杨和我个子差不多一般高,但比我魁梧的多,结实的身体,黝黑的脸庞,一看就是在基层工作过多年的人,给人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。我俩一见如故,正在说话时,远处又开来一辆蓝色皮卡车,车里跳下来一个高大英俊,非常精神的小伙子,只是头顶稍有一些微秃。后来,我逐渐了解到小伙子从省城来到这里做扶贫工作,因为工作繁忙体力透支,或者又因为山上饮食简单水土不服,缺乏营养调理,他在此工作一年后,头发便开始脱落。老杨给我介绍说他叫郭璇,是河北省胸科医院驻蔚县北水泉镇醋柳沟村第一书记,是个热心与农村建设、立志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的好小伙。随后,蔚县诗词协会曹树青会长他们一行三人也陆续跳下车来,他们此行是为了去醋柳沟收集整理材料,写扶贫事迹文章的。因老杨熟知我也是诗词协会的人,所以早早打电话给我,一起去看看他负责的细弦子村的,村容村貌。
一路上,我开车跟随着老杨,一路穿越沟深壑险,前往位于蔚县北水泉镇的细玄子村。村村通的石灰路边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上,杏林满坡,叶红似火。远远望去,黄土坡上的小山村,就像是镶嵌在塞北,尚未被挖掘出来的一颗明珠。我心里想,如果以后能搞点旅游产业一定也有市场,随即又很矛盾地想,若搞起了旅游产业,就再也见不到此时此刻,这迷人的原始风貌了。一路的山坡上全都是,深秋杏树的红叶,装饰着纯朴的大自然,美不胜收。细弦子村,座落在蔚县北水泉镇东北部,是丘陵地带的一个小村庄,地处泥河湾的腹地。细弦子村,因通往外界的道路,都细如琴弦而最终得名。
老杨前面带路,顺着九曲十八弯,山沟的水泥路,终于开到了村里。这里古风犹存,村民善良朴实。走进了村委会,已经有两个省会来这里扶贫的同志等着我们一行人。只见,村委会窗明几亮,几间面南背北的房子整洁干净,各有各的布置,摆设的办公用品,都收拾得妥妥帖帖的。最吸引我的是一张清晰硕大的细弦子村地容地貌照片。听老杨说是北京来的摄影爱好者因为喜欢这里,拍摄好了送给他们村里的,由此可见,此地的景致是有多么优美。看到他们一行人要开一个小型的工作座谈会,我就借故走了出来,打听到村委会下面的深沟里有一个小水库,一时间撩动了我爱玩的兴趣。于是,顺着山沟的羊肠小道一路飞奔而下。水库旁的野芦苇茫茫荡荡,纯白如絮的芦苇花随风起舞,满地的蒲草也长得丰腴繁茂,随手折一支蒲草上的水棒槌放在掌心里揉搓,劲力一吹,无数的芦花籽就纷纷扬扬的飘散开来,缓缓落入水中,我心里还天真的想,我的这口气吹的,会不会明年还能长出来小的芦苇呢。想到此时,不禁就哑然一笑。
不远处,传来几声水鸟的啾鸣。芦苇、芦花、蒲草、斜阳,光影斑驳的水面上,旋飞着几只水鸟自由嬉戏的剪影,这里,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世间的浮华,自成独韵。或许是骨子里的那份淡淡的简静,一直蛰伏在我的记忆最深处,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。心情一时间感到无比愉悦、惬意极了……
愉快而又短暂的聚会将要结束了,老杨热情的要挽留我,住下来彻夜长谈。我虽然心有不舍和依恋,但是考虑到快要年底了,老杨又是细弦子村的党支部书记,兼村委会主任,有许多工作需要细致去总结,还有入户填写扶贫卡等等手头上看似永远也忙不完的工作。不愿过多占用他的宝贵时间,我执意谢绝了他的盛情挽留。与老杨依依不舍的告别后,我便驾车独自行驶在回家的路上。心情总是难以平静,一直在想:时代的变迀,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,很多年轻人的心思和梦想都飞往了外面的世界,却仍然有一些人甘愿厮守这片故土,不愿离开。甘愿把一颗火热赤诚的心,奉献给带领山乡人脱贫致富的神圣而又伟大的事业,或许他们不被人理解,也不需要被人理解,他们用初心和使命、用汗水和责任,殚精竭虑、默默付出,只是期待着在一番拼搏和努力之后,能够梦想成真、柳绿花开,守一方安宁。
“扶贫必先扶志、致富就得出新”。如今的细弦子村,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,在老杨他们洒满汗水的艰辛付出下,早经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让生活在这些大山深处的庄户人家,老旧的观念,插上了致富翅膀,他们以该村的支柱产业——“木瓜杏”,采取“杏扁”、“杏干”等农副产品深加工,拓宽销路,推动该村的经济发展,效益创收与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。同时根据精准扶贫的好政策、秉承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新观念,兴建了光伏发电站,有效解决了贫困户、特别是丧失了劳动能力、无人赡养的老年人的实际困难。他们还把信息化的网络引进山村,为村里产量丰富的杏果和优质的小米,还有在山里散养的鸡鸭禽蛋,能够迅速走出大山、流向更广阔的市场,提供了及时和便捷。让这些勤劳淳朴的农民腰包,日渐丰厚起来。
扶贫不是指日可待,而是让全村集体摘帽脱贫。随着全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延伸,在诸多的驻村干部努力忘我的工作下,这些住在大山里的老百姓,正在逐步奔向小康,实现梦寐以求的崛起和振兴……
作者简介:周绍明,蔚县人,自小生长在红石山庞家堡,热爱大山的粗犷,喜欢用照片记录生活,用豪情抒写人生诗行。
雪绒花原创文学专题 :
雪绒花原创文学同题诗会
雪绒花原创文学月度感言
雪绒花原创文学作家推荐:
曹森|醉仙子|张 帅|王殿君|吴永利|徐欢|赵昱国|耿亮吉|解成宝|张海峰
投稿要求:小说、散文限5000字内,优秀稿件可以适当放宽;诗歌要求一次投稿3-5首(或50行)以上;稿件必须原创首发,杜绝抄袭,文责自负。能提供与诗文内容相契合的配图者优先选用;文章请用word或wps文档,以正文+附件的形式发送;图片或照片请用JPG的格式单独以附件的形式发送,同时,请发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及个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张。投稿请一律按要求格式发到投稿邮箱,同时请加主编微信号(验证时须加注实名并注明“投稿者”字样),微信仅用于发送文章链接,不闲聊,不接受投稿。
微信公众号:xrhycwx
主编微信号:hlys2016
投 稿 邮 箱:
小说散文:xrhycwx@163.com
诗词:xrhycwxsc@163.com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