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尖 | 洱海之上 在光阴里书写幸福与祥和

这里,有着许多传说和故事.季节,让风花雪月演绎成隐者的梦。
风缓缓吹过,洱海的那些故事里,不仅仅是神奇。那些日子,演绎一片片芬芳,岁月流淌的泪水,让流浪的灵魂找到回归的方向。
一直以来,洱海的清澈,是大理人引以为荣的骄傲。大理之所以吸引人,资本就是苍山的碧绿、洱海的湛蓝、古镇的厚重、渔村的古朴。
在洱海,久违的乡情,是心头展开的记忆,每一次颤动,都定格成了亲人翘首盼归的雕像。岁月的更迭,让苍山下的水也有了灵气,洱海宛如一轮新月,湛蓝的水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。这样的美景让无数人向往,也让世居在这里的人们感到幸福。
“风花雪月”的故事每天都在洱海上演着,作为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,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。上世纪80年代以来,洱海流域内人口不断增长,人类生产生活对湖体的侵蚀以及流域污染日益加重。面对现实,2017年1月开始,大理州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实施“七大行动”,其中包括:划定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、开展餐饮客栈服务业违规经营整治等。
经过两年多的时间,洱海治理初见成效:国家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日前正式反馈,2018年11月份洱海湖心断面水质为Ⅱ类,这是自2015年以来洱海首次实现11月份水质为Ⅱ类。
其实,有关洱海,有诉不完的情缘、讲不完的故事。洱海映着苍山,是我读不完的厚厚的一本史书,也让诗情画意有了另一种深远和美丽。在洱海之上,许下一个心愿,那些故事染成了浓淡不一的颜色,我知道,一转身,那些文字就成为了我生命里深刻的印记。
谈到洱海近两年来的变化,在双廊开了三年客栈的本地村民杨大姐喜上眉梢,如今的洱海又呈现出人们梦里的样子。是呀,风雨侵蚀了岁月,那些故事不见踪影,洱海在很多人的向往里就这样寂静落寞地蔚蓝着,那些风景触手可及, 点、线、面,那些虚词构建成实词,有蕴藏的内涵也有张扬的风韵。
多少年了,洱海守候着这里的幸福希望,翻开光阴的扉页,宁静、和谐的画卷,让每一条记忆的神经放纵, 以一种美丽为形象代言东、南、西、北,让灵魂暴露在阳光之下,穿越历史的厚重。短暂停留或者行走,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洱海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大理州各级党委、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决心和行动。“现在不保护,将来没出路”“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”“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”……洱海流域80多万城乡人口的生活方式,洱海流域2565平方公里的发展方式发生着巨大改变。
现在,当你驾车环洱海漫游,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,一路收获峰回路转、柳暗花明的惊喜,迎着海风、乘着花香,感受那独属于洱海的柔软时光。如今为了改善洱海的水质,清除水中的蓝藻,洱海边的很多码头都建了藻水分离站。
痴迷上一个传说活着的故事,是因为传说或故事中的自己固守着一座城,面对洱海,会想起青山、绿水、空气、生态。洱海上,谁吹起葫芦丝,那些传说和真实筑起的风土都书写在历史里了,那些文化俊秀着,那些故事清幽着,或许就是相依的缠醉,在日子的变迁里让所有的风雅定格成一种繁华。
是谁,激扬了文字,是谁吟咏了洱海的平仄,一个一个的名字串联起洱海的日子,如今触摸每一块砖,就如同触摸着洱海的历史。将那些烟云演绎到在时代的气息里吧,洱海正给大理这座城市绘就惊心动魄的画卷。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洱海却是大理的眼睛。春夏秋冬的韵味,阴晴雨雪的色彩,这双眼睛里,有看不尽的风光,讲不完的故事,等着外面的人来品味,来陶醉,来诉说!“洱海是我家乡,我怎能不爱她。”大理是很多白族人们的家,也是外来客栈主们心安之所。“洱海只有一个 我不护谁护”。如今越来越多的大理人把保护洱海当做了自觉行动。
洱海不仅是大理的洱海,云南的洱海,也是全国的洱海,甚至是世界的洱海。洱海,只有一个,如今,在大理的大街小巷,也在洱海居民的心中,一场全民治水的风暴正在大理洱海畔形成。
在洱海之上,就让心事搁浅吧,繁华过后化为烟尘,那些失去的东西能否找回,那些轻微的叹息,让心中的你早已在我记忆的轮盘上刻下此生的回忆,长眠的文字里,多少泪水泼洒了谁的青春记忆了谁的暮年,细碎的时光,折成千只纸鹤,吟一首诗,又满含多少辛酸,那些沉落在心的脚步装点成五彩的衣裳,抒写了洱海的前生今世。
END文:胡庆军
图:来源于网络
长期接受投稿,投稿邮箱:
dlswl2312406@163.com
写留言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